close

如果以乖、不乖當縱軸,會、不會當水平軸,這樣組合成四個象限,可以把全班小孩放進象限裡。
我有特教和輔導的底子,自然不會把"乖"這件事當成唯一信仰,而在我眼裡的"乖",也有各種靈活多元的面相,不會把所有孩子塞進同一個框架裡。
那麼老師最喜歡的應該是乖而且學會的孩子,這種孩子自發互動良好,老師借力使力,他發展得奇好無比;乖但學不會的次之,老師願意嘗試各種方法陪伴支持,等待花開。不乖但學會了這一款呢,不討喜但可接受,老師期待他的腦可以用在對社會有用的地方,不要造成人間的負擔。
最令老師感到耗能又費力的就是不乖也學不會的這一組。
不乖又不會,變成了雞生蛋、蛋生雞的循環,而且是惡性的,兩者常常有共伴效應,彼此增長。

教書這麼多年的經驗發現,第一象限的孩子,能好好的"聽"是關鍵,用專業的術語叫做"善於聆聽"。
第四象限的孩子,常常無法聽、聽不到或不願聽,於是無法消化吸收課堂資訊,演變成ADHD、或ADD的表徵作為代償。

帶這個班兩年的時間要結束了,面對第四象限的孩子,努力到最後只能安慰自己,孩子自然會有他的路,我無法普渡眾生,只願不要耽誤這段師生緣分。

 

 

55399ee1e15ae2b448605306c9d6f79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樂寫老師 的頭像
    樂寫老師

    樂寫老師的教學隨筆

    樂寫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