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本週的數學主題--重量
低年級只學到重量的間接比較,公克、公斤這都是新概念,孩子沒有先備知識(我對孩子已經學過什麼「瞭若指掌」,畢竟前幾年當低年級老師也不是當假的,哈)。
數學真的「很趕」,節數少、內容又多--無時無刻沒在趕課,怎麼教都教不完。大部分的數學課,我都是公開示範,請孩子代表上台操作的,這樣不但節省教學時間,課程的焦點也比較集中,孩子的學習效率比較好。
但是--
廠商附給老師的秤也太小了吧!(有沒有不景氣成這樣啊)
see~上圖是廠商給老師的教具--一公斤秤。
上課在講台用這個,全班只有老師看得到刻度吧,其他孩子只能看課本上的刻度「過乾癮」。
學重量和學容量一樣,都必需要經過具體操作的過程,孩子才有較深刻的感受。
我覺得「量感」是需要培養的。課本上畫了一包米,畫了秤,秤上刻度指著一公斤,說這包米一公斤重,小朋友要在括弧裡填1。
看刻度,寫數字,這叫二年級的來也會吧?不過就是一個報讀的能力而已。
重點是--不掂掂看,怎麼知道一公斤是多重?(這個年紀的孩子,還是有「物品大=重」的迷思概念)
於是,我只好四處張羅,四處借來一堆秤,讓全部的小朋友都來秤秤看。
我們玩了三公斤秤和一公斤秤,小朋友把全部的家當都拿出來,這三天的數學課,整間教室像菜市場,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。
昨天,我要他們湊出2公斤重的物品。
「要先確定桌面是不是平平的,秤有沒有歸零。」、「好--Ready?Go!」
「我們好了!」
「老師,你看,兩公斤!」
『沒想到我的字典還不到一公斤ㄋㄟ』奕智說。
『一公斤那麼小喔...』煒升說。
「要說一公斤那麼『輕』--這樣才對喔。」我糾正他。
接著,我們把兩公斤重的物品抱起來,拿拿看,重不重?你拿得動嗎?
「嗯~還好。」
「好輕喔!我一隻手就能拿了。」
嗯,對,女人當自強。
再來,我們同時把一公斤秤和三公斤秤拿來玩。
「先在三公斤秤上秤好一公斤重的物品,之後再『原封不動』的搬到一公斤秤上,你猜會發生什麼事?」
『破表!破表!』小朋友大叫。
來,試試看!
「指針會剛好繞一圈!」
後來,剩下五分鐘的時間,小朋友可以自由的秤--
『YA~~~』
可想而知的歡呼聲,場子變得十分火熱,老師要一直「灌水熄火」,所以就不照相了......
行間巡視時,小朋友真的是把全部家當都倒出來秤,要不是秤盤太小以及三公斤的限制,我看連人帶書包都會上去。
『哇塞~』驚叫聲連連。
「噹!噹!噹!」救命的下課鐘聲響起,孩子們興高采烈的結束一場「鬧劇」。
打掃時間還有小朋友意猶未盡的討論著「秤」,他們對「破表」一事表現出極高的興致。
『我跟你講,我們整組的字典全部堆起來,超過三公斤了,我們秤到破表了!』
我問育銓:「你猜你的書包有沒有超過三公斤?」
『一定有!鐵定超過!』
瞧他驕傲的。
「咳~那就是代表你該整理了。」我幽他一默。
建立一個新概念時,我想看他們怎麼學習、怎麼學會,帶著他們一步步的向前,希望他們不必害怕,這些都是我們學過的,今天只是再多學一點而已。
數學是學來「用」的,實用的東西其實是很好玩的,我也很喜歡教數學,可惜時數極度被壓縮的狀態下,很多概念都只能點到為止,只能靠孩子課後複習的功力了。
後記:
以前教時鐘這個單元時,可以拿大一點的教具鐘撥給孩子看,公開示範再讓小朋友操作,清楚、效果又好。
不知道重量的教具有沒有辦法解決秤面數字太小,無法公開展示的這個問題,看有沒有辦法來個特大的一公斤秤,不然老師的示範孩子其實是看不到的(例如:歸零)。老師在台上講到「嘴角專泡」,底下恐怕還是一片茫然。
另外,在本單元中,課本提到西瓜、南瓜、一包白米的重量,但教室沒有這些玩意,所以無法實地感受,再來,就算真的來一顆西瓜,秤盤那麼小,放不下也秤不了。
所以,我的權宜之計是捨棄課本的範例,讓小朋友由自己身旁的物品來建立量感。
有了基本量的量感,他就大約能判斷哪些東西是超過一公斤、不到一公斤,或是大約一公斤重。
夏天到了,如果家裡有西瓜,就先讓孩子抱抱看,問他有沒有超過一公斤,再切來吃吧!
低年級只學到重量的間接比較,公克、公斤這都是新概念,孩子沒有先備知識(我對孩子已經學過什麼「瞭若指掌」,畢竟前幾年當低年級老師也不是當假的,哈)。
數學真的「很趕」,節數少、內容又多--無時無刻沒在趕課,怎麼教都教不完。大部分的數學課,我都是公開示範,請孩子代表上台操作的,這樣不但節省教學時間,課程的焦點也比較集中,孩子的學習效率比較好。
但是--
廠商附給老師的秤也太小了吧!(有沒有不景氣成這樣啊)
see~上圖是廠商給老師的教具--一公斤秤。
上課在講台用這個,全班只有老師看得到刻度吧,其他孩子只能看課本上的刻度「過乾癮」。
學重量和學容量一樣,都必需要經過具體操作的過程,孩子才有較深刻的感受。
我覺得「量感」是需要培養的。課本上畫了一包米,畫了秤,秤上刻度指著一公斤,說這包米一公斤重,小朋友要在括弧裡填1。
看刻度,寫數字,這叫二年級的來也會吧?不過就是一個報讀的能力而已。
重點是--不掂掂看,怎麼知道一公斤是多重?(這個年紀的孩子,還是有「物品大=重」的迷思概念)
於是,我只好四處張羅,四處借來一堆秤,讓全部的小朋友都來秤秤看。
我們玩了三公斤秤和一公斤秤,小朋友把全部的家當都拿出來,這三天的數學課,整間教室像菜市場,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。
昨天,我要他們湊出2公斤重的物品。
「要先確定桌面是不是平平的,秤有沒有歸零。」、「好--Ready?Go!」
「我們好了!」
「老師,你看,兩公斤!」
『沒想到我的字典還不到一公斤ㄋㄟ』奕智說。
『一公斤那麼小喔...』煒升說。
「要說一公斤那麼『輕』--這樣才對喔。」我糾正他。
接著,我們把兩公斤重的物品抱起來,拿拿看,重不重?你拿得動嗎?
「嗯~還好。」
「好輕喔!我一隻手就能拿了。」
嗯,對,女人當自強。
再來,我們同時把一公斤秤和三公斤秤拿來玩。
「先在三公斤秤上秤好一公斤重的物品,之後再『原封不動』的搬到一公斤秤上,你猜會發生什麼事?」
『破表!破表!』小朋友大叫。
來,試試看!
「指針會剛好繞一圈!」
後來,剩下五分鐘的時間,小朋友可以自由的秤--
『YA~~~』
可想而知的歡呼聲,場子變得十分火熱,老師要一直「灌水熄火」,所以就不照相了......
行間巡視時,小朋友真的是把全部家當都倒出來秤,要不是秤盤太小以及三公斤的限制,我看連人帶書包都會上去。
『哇塞~』驚叫聲連連。
「噹!噹!噹!」救命的下課鐘聲響起,孩子們興高采烈的結束一場「鬧劇」。
打掃時間還有小朋友意猶未盡的討論著「秤」,他們對「破表」一事表現出極高的興致。
『我跟你講,我們整組的字典全部堆起來,超過三公斤了,我們秤到破表了!』
我問育銓:「你猜你的書包有沒有超過三公斤?」
『一定有!鐵定超過!』
瞧他驕傲的。
「咳~那就是代表你該整理了。」我幽他一默。
建立一個新概念時,我想看他們怎麼學習、怎麼學會,帶著他們一步步的向前,希望他們不必害怕,這些都是我們學過的,今天只是再多學一點而已。
數學是學來「用」的,實用的東西其實是很好玩的,我也很喜歡教數學,可惜時數極度被壓縮的狀態下,很多概念都只能點到為止,只能靠孩子課後複習的功力了。
後記:
以前教時鐘這個單元時,可以拿大一點的教具鐘撥給孩子看,公開示範再讓小朋友操作,清楚、效果又好。
不知道重量的教具有沒有辦法解決秤面數字太小,無法公開展示的這個問題,看有沒有辦法來個特大的一公斤秤,不然老師的示範孩子其實是看不到的(例如:歸零)。老師在台上講到「嘴角專泡」,底下恐怕還是一片茫然。
另外,在本單元中,課本提到西瓜、南瓜、一包白米的重量,但教室沒有這些玩意,所以無法實地感受,再來,就算真的來一顆西瓜,秤盤那麼小,放不下也秤不了。
所以,我的權宜之計是捨棄課本的範例,讓小朋友由自己身旁的物品來建立量感。
有了基本量的量感,他就大約能判斷哪些東西是超過一公斤、不到一公斤,或是大約一公斤重。
夏天到了,如果家裡有西瓜,就先讓孩子抱抱看,問他有沒有超過一公斤,再切來吃吧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